·關於許婕相
.畢業於政大 99 級廣告系、芝加哥藝術學院研究所
.現職矽谷的新創公司 Quanata 擔任資深品牌設計師
.曾負責 Facebook、Instagram、Softbank 等大型公司的設計案
·「在平台最大的收穫,其實是人」
考政大前,學姊坦言其實更想讀科技大學或藝術大學,然而父母的不同意使她最終妥協選擇了政大廣告系,但是進入了政大廣告系後,卻也因此得到許多意外收穫,數位平台就是這個地方,不僅可以學習 Illustrator 和Photoshop,為未來的設計工作打下基礎,還能擴展藝術方面的人脈。學姊提及很感激過去的助教廖國成給予她的幫助,由於助教在設計上有十足的經驗,每當學姊做作品時有設計上的問題,或者對於未來申請工作室的疑惑,都會尋求助教的協助及建議,對於非設計大學的人來說,能找到一位提供實際且明確設計建議的導師是彌足珍貴的。不僅如此,學姊分享在平台還能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、但共同喜愛藝術的人,「我已經畢業快要十幾年了,其實有很多我在平台認識的人到現在還會聯絡。」儘管因為地理位置、時差等造成維繫感情的困難,同學們偶爾仍會互相關心近況,若有同行的朋友,甚至會幫彼此牽線、介紹案子,成為學姊生命中的重要資產。
·「善用自身故事,為自己創造機會」
大學時期便萌生出國留學憧憬的學姊,畢業後在台灣設計公司工作,白天上班,晚上去托福補習班讀書,這一年的工作經驗,也讓學姊體會到台灣的設計工作環境缺乏接觸大品牌的機會,更加確立出國的決心。因為國外的學費非常貴,學姊無法全額負擔,因此決定申請海外留學獎學金,即使競爭激烈,她善用身為金門人的獨特故事,在申請書上提及若她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,她將透過藝術作品的形式,以阿公曾經經歷的八二三炮戰為主題,呈現戰役隔年由於屍體及血的施肥,使得地瓜特別地大和結實的故事。這個血腥但真實的家族經驗,以及背後反戰及和平的理念,成功打動評審,讓學姊順利獲得獎學金。
·「跳脫框架的學習,跳脫框架的作品」
學姊分享她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印象刻深的經驗是做作品時,學校是不打分數的,與台灣藝術教育不同,原因是老師認為藝術這種東西沒有A、B、C、D等級或是1到100分,只有這個作品會帶給個人什麼樣的感覺,以及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,而大量的討論課也促使同學們互相交流、激盪想法。「在這邊你要學什麼技術、學什麼東西,其實是你自學,沒有人會逼你,重點是你要呈現出作品。」學姊認為芝加哥藝術學院的教學重點是「觀念」,例如:在Storytelling 的課程中,老師只會教導如何把故事講述得更好,卻不會限制學生必須運用什麼媒材去講故事,因此最後的成果總是百發齊放,書本、表演藝術、黏土、陶瓷、攝影等都是學生的講述故事的媒介,如此的教學模式,對學姊現在的工作也有所幫助,發想行銷活動設計時,她不會以手冊、大型看板這樣的媒材框架限制自己,而是先思考活動的目的,並發想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去達到這樣的目的。「去想更多可能,而不是只給自己一個直接的解決方案。」
·「追逐在美國做設計的夢想」
學姊對於畢業後的人生規劃,除了出國念書闖蕩,還有在美國做設計師,除了薪水待遇不同,她也想藉此接觸更多元的人事物,開闊眼界。學姊回想她在美國與台灣工作的經驗,在台灣設計工作室短短的一年中,因為需要在兼顧速度與品質的狀況下,為學姊的專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,畢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提供客戶客製化的服務,老闆跟員工的壓力是相當大的。不過相對於美式的印刷物,台灣的印刷發展非常成熟,在漢字的美學及排版上也十分優秀。然而美國廣告公司同樣的壓力也很大,但是上下工作階級別沒有很明顯,講話也比較直接。在這之後學姊換擔任企業內部的設計師,公司就相對提供了比較多的時間,透過會議互相交流意見、腦力激盪,特別鼓勵創意發想。
·「每位設計師的難題——創意發想」
設計師難免遇到創意卡關的情形,學姊說除了善用Pinterest、Behance、Dribbble 做基本的資料蒐集,她還會花費大量時間了解主題、調查個案的背景,從中尋找有趣的元素做深入研究與延伸。但當發想過程沒有那麼順利,學姊建議可以外出散心、與其他人聊天、去圖書館翻翻書、到藝廊或博物館參訪,有時靈感就會突然閃現。「就是先做好基本,再額外去延伸。」
·「人偶爾就是要丟臉幾次」
談到在美國工作時曾面臨的挑戰,學姊提到,每一個專案都多多少少會有些挫折感,也都會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。像是原本以學姊的職位還不需要直接和客戶溝通,當在專案人手不足以及職位越來越高,有了需要被推出去面對客戶的情況,即使提前做好許多功課、練好英文,做好萬全準備,還是會遇到覺得學姊英文不夠好而刻意刁難的客戶,但學姊也提到「人就是偶爾要丟臉這幾次,才會把臉皮練起來」,在職場上偶爾就是會遇到這些刁難,清楚表達出自己要説的東西就行。
·「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工作」
起初學姊以為graphic design是一份專注於設計的工作,但實際上不僅要順應時代的發展,不斷學習新的東西,如3D模、AI,有時遇到像疫情這樣特殊的時期,了解網頁設計也變的非常重要。除此之外,學習如何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。許多人會認為現今越來越蓬勃發展的各種AI是在搶奪設計師的工作,但學姊認為身為設計師,反而應該要學習的是如何運用這些AI工具工作的更快、更有效率。況且現在的AI技術也還有許多不足之處,所以我們還能做的事是和它互相進步。「了解現在最新的東西是什麼,習慣學習新的東西,是必須要一直做的事情。」
·「用插圖紀錄瞬間的感動」
學姊分享了自己喜歡插圖的原因,插畫可以捕捉最有戲劇性、最有震撼力的那個瞬間,可以用各種誇張化的手法紀錄各種瞬間的感動。「插圖對我來說是一個除了平面設計以外,至於我蠻重要、喜歡的事情。」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,我們不太會表達自己喜歡或想要什麼,學姊發現自己在出國之後才開始慢慢懂的表達自己真的喜歡、想做的東西,以及展現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「畫圖有時候對我來說好像是某種藝術治療的過程」透過畫插圖,學姊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心情畫出來、述說出來,並在這之中獲得了抒發與滿足。
·「設計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」
「如果做同樣的事情太久,熱忱沒了就真的沒了,你要把它慢慢找回來。」學姊想到自己大學時,曾因為事情太多壓榨了自己的時間,雖然喜歡畫畫,卻也變得沒有那麼想畫畫了,而現在做了設計師工作後,也很小心努力在維持平衡。因為平常工作時使用太多螢幕,所以在閒暇時選擇畫插圖或較大幅的painting,但有時後也會直接讓自己去逛個街切換情緒。學姊也分享到自己休息時其實最常做的事是和自己養的貓玩,「想要廢一下我覺得很合理」因為人沒辦法一直很有效率的做事,所以要分配好自己的時間,留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單純慢下來好好休息。
·「只有嘗試過後才知道」
學姊鼓勵數位平台的學弟妹盡量多方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,無論是攝影、插圖或其他任何形式,甚至是PM、行銷工作等等,因為一旦離開學校之後,沒有了這樣的空間,很多東西就變得沒有那麼容易接觸。儘管可能嘗試過後才發現不想要做這件事,但是只有嘗試過後才會知道,「不試的話反而是自己虧到!」。